在南通市海門區悅來鎮農貿市場內有一間“特別”的玻璃室格外引人注意,玻璃室面積僅有6平方米,里面既沒有售賣新鮮的農產品,也沒有銷售家用的小商品,而是擺放著各種儀器、試劑、試管等用品,玻璃窗上張貼的“食品安全重于泰山”八個大字莊重而又醒目。這個玻璃室其實是市場快檢室,快檢員周花已經在這里工作了7年。
大年初六早上5點,天還未亮,周花已早早來到市場,身為快檢員的她每天都要在市場開市前完成至少23批次的農產品檢測工作,因為是隨機抽檢,周花必須把整個市場所有攤位信息全部記住,這樣才能保證每個攤位都能被平均檢測。
“這個菜從哪兒來的?路上走了多久?”穿梭于各個檔口之間,不一會兒,周花就采集了花菜、芹菜、豆角、萵苣、黃瓜等十幾種蔬菜樣品。回到快檢室,她仔細去除蔬菜上的泥土,將每種蔬菜取樣、稱重、滴入試劑,對農藥殘留等指標進行檢測。“蔬菜查的都是農藥超標,基本上15分鐘之內就能查到結果,肉查的瘦肉精,一般在10分鐘左右就查得出結果。”周花介紹說。
快檢室只有周花一人,除了大年初一初二和初三市場閉市的時候休息三天,其余時間周花每天都要上班。春節期間市民購買量大,因此這段時間也是周花一年當中最忙的時候。“為了這份特殊的工作,我跟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團聚的時間比較少,但是能讓市民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我覺得這份工作還是非常有意義。”周花笑著說。
民生是一份溫暖的責任,也是小康之路上最溫暖的注腳。百姓的“菜籃子”安全一直以來是黨委政府最關心的民生實事之一,而保障好農產品從市場進入百姓“菜籃子”這“最后一公里”離不開任何一位市場快檢員的辛勤付出,他們就像一張結實的安全網,為百姓阻擋了“舌尖上的風險”。
(記者 黃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