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沉靜思考的季節、是積蓄力量的季節、是憧憬未來的季節。在這秋收冬藏的美好時光,少年的內心溫暖堅定、充滿希望……
他們為家人分擔生活的重擔,在算學的海洋里徜徉,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他人,堅持低碳出行、環保生活。他們就是2020年11月份“新時代江蘇好少年”!
2020年11月份“新時代江蘇好少年”名單及事跡簡介
屈洋:為母親分擔生活重擔的“小暖心”
屈洋,男,2006年9月出生,太倉市瀏家港中學初一(3)班學生。屈洋自小和母親共同生活,母親靠賣早餐賺錢養家。生活的艱辛與磨礪,讓這個14歲的少年比同齡的孩子有著不一樣的成熟與豁達。他深知母親的辛勞,自三年級時起就主動給母親打下手,每天凌晨起床,幫母親做打豆漿、切小蔥、煮面糊等準備工作,周末更是跟著母親到攤位上幫忙。比起和同伴玩鬧,他更甘愿把課余時間用來為母親分擔生活的重擔。生活的不易鞭策著他不斷前行,在校時,他認真學習,年年獲評校三好生,是同學們的榜樣。他立志成為更好的自己,早日成才,成為母親能依靠的人,成為社會需要的人。
程子軒:萌娃界的“珠心算達人”
程子軒,女,2011年10月出生,海安市明道小學三(7)班學生。程子軒一年級時開始學習珠心算,每天都會花3—4小時進行額外訓練。聽心算撥珠、各單項計時、講評糾錯……對有些小孩來說,這樣的練習也許會單調枯燥,可在程子軒眼里,“噼里啪啦”的算盤珠碰撞聲卻別有一番趣味。她在2018年“國粹杯”珠心算國際邀請賽中獲得冠軍,并連續兩年打破南通市少兒珠心算最高紀錄。程子軒還是中國珠算博物館的“小小講解員”和科普志愿者,常利用課余時間為游客們講述珠心算的“前世今生”,展示珠心算的神奇魅力。她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愛上珠心算,徜徉在算學的海洋里。
王思懿:有著大大正能量的“小小志愿者”
王思懿,女,2011年9月出生,淮安市關天培小學三(10)班學生。王思懿是淮安區世紀愛心服務隊最小的志愿者,殘疾人康復中心、福利院都留下了她參與公益活動的身影。“居家防疫”期間,她自編自演順口溜《宅在家里學文化》和《防疫情三字經》,并請家人拍成視頻通過抖音、微信朋友圈廣泛傳播,得到老師、同學及鄰居們的夸贊。今年暑假,她主動組織社區留守兒童開展“讀國學、誦經典”讀書活動,積極參與世紀愛心服務隊“紅領巾”中隊的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王思懿的爺爺王賢忠是一名“中國好人”,她希望能像爺爺一樣,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朱藝舒:踐行綠色理念的“環保小衛士”
朱藝舒,女,2009年9月出生,泰州市姜堰區東橋小學教育集團東板橋校區六(5)班學生。朱藝舒是學校有名的“環保小衛士”,處處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綠色環保理念。在她的倡議下,班級設立了廢紙回收站,初步形成班級垃圾分類機制。她秉持著勤儉節約觀念,文具和生活用品用到實在不能用才丟棄。節假日,她還主動參加文明城市創建志愿服務,穿上紅馬甲,清除城市“牛皮癬”,勸導文明停車,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等。面對亂扔垃圾、隨意散發廣告紙等不文明現象,她總是耐心地勸導、不厭其煩地清理。在她的堅持和影響下,同學們都不再追求花樣翻新的文具,養成了低碳出行、綠色環保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