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uykc"><menu id="6uykc"></menu></fieldset>
  • <abbr id="6uykc"></abbr>
    <strike id="6uykc"><input id="6uykc"></input></strike>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要聞 > 正文
    淮安首創小學寄宿制為全市困境兒童提供托底保障
    2024-12-25 09:04:00  來源:新華日報  

    12月底的一天中午,淮安市盱眙縣桂五鎮中心小學黨總支書記邵紅光正帶領記者參觀校舍,從遠處飛奔來一個穿著校服的“小不點”。他一把抱住老邵大腿,仰臉叫“書記爸爸”。老邵摩挲著他的頭發問:“吃飯沒?”“吃的雞腿!”他大聲回答,旋即跑開。目送他的背影,邵紅光告訴記者:“這孩子6歲,上一年級,今年剛來學校寄宿時,夜里睡覺害怕,生活老師總陪著他……”

    作為盱眙縣第一所困境兒童寄宿學校,目前該校住校生有19人。放眼淮安市,在公辦小學寄宿的首批困境兒童已達448人。

    所謂困境兒童,主要指民政部門認定的孤兒,父母監護缺失、父母無力履行監護職責、重殘重病的兒童和流浪兒童,以及低保、特困供養等家庭兒童。由于孩子小、自理能力差,小學辦寄宿需要24小時監護,就怕有個閃失。淮安市為何自擔壓力,力推困境兒童小學寄宿制?

    漣水建成全省首家公辦寄宿制小學,承擔起困境兒童照護責任

    2019年年初,漣水縣有關領導對農村困境兒童就學情況進行調研。當時縣內沒有公辦寄宿小學,不少困境兒童只能寄宿民辦學校。這些學校大多租用廢棄校舍,晚上20多個孩子擠在一個大通鋪上就寢,半夜常有孩子翻墻出校,存在諸多安全隱患,伙食也難以保證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可就是這般寄宿條件,每個學生每學年要交費4000多元,老師大多是臨時聘用,不少人并未取得教師資格證。

    在初高中寄宿制普及的前提下,能否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辦一所公辦寄宿小學,改善他們的生存狀況?這個提議當時遭到不少人質疑和反對。有的問,這些兒童生活不能自理,誰來當他們的保姆?有的說,兒童調皮亂跑,一旦出事誰負責?還有的搬出文件說,上面不鼓勵辦低齡寄宿小學,何必強出頭、冒風險……

    “你們講得有道理,可我們怎么忍心這些本來就不幸的孩子,繼續生活在困頓不安中呢?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即使冒點風險也值!”漣水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一錘定音。

    2019年3月,漣水縣撥款2000萬元,將原時碼鄉中心小學改建成全縣第一所公辦寄宿小學,實行困境兒童吃飯、住宿、學習等費用全免。

    短短幾個月,教學樓、食堂樓、宿舍樓、圖書室建好了,每層學生宿舍配建淋浴房、洗衣房、茶水間,每間宿舍配備雙人床、被褥、書桌、空調等。一開始只預備了120張床位,8月份報名,結果呼啦啦涌來144個困境兒童,學校只好臨時增加床位,并于當年9月1日如期開學。

    針對144個寄宿學生,學校給每人明確一名學習老師、一名宿管老師,老師們每天從睜眼“盯”到熄燈,夜里還要巡查兩次。其中兩名低年級學生常尿床,宿管老師除晚上8點半熄燈前和夜里11點兩次提醒解手外,還單獨叮囑他們:“如果不小心尿濕衣服和床單,悄悄把臟衣物塞到床底就好。等同學們上課去了,我再給你們洗曬。”

    時碼學校校家一體關愛困境兒童的做法很快打響了“漣校連家”品牌,眾多家庭慕名將孩子送來。可學校床位已滿,咋辦?2022年2月,漣水縣委、縣政府再次拍板,撥款1.85億元在高溝鎮新建一所規模更大的寄宿制小學——漣水縣紅日小學。9棟設施齊全的校舍很快建成,該校于這一年9月1日開學,一下子住進197名困境和留守兒童。其中,困境兒童費用全免,留守兒童每天收取8元午飯錢、其余費用皆免。

    “如今淮安市推廣的小學寄宿生‘6倍’補助標準,就源自漣水。”漣水縣教育體育局局長湯勝國介紹,小學寄宿生沒有明確的財政補助標準,漣水參照江蘇省特殊教育學生8倍于小學生生均公用經費的標準,取6倍值,即財政每年補助每生4350元,實現寄宿學校所有費用足額保障。

    推廣“漣校連家”做法,困境兒童寄宿被列入淮安市政府民生實事

    漣水縣的探索引起淮安市委、市政府的重視。

    全市小學有寄宿需求的困境兒童有多少?按照“一戶不漏”原則,全市實施兜底排查,發現符合小學寄宿條件的困境兒童1628名。雖然他們只占全市常住人口0.0359%,但絲毫忽視不得!

    “只要家長愿意,我們應收盡收,全市要建立留守困境兒童關愛幫扶體系。”淮安市委書記史志軍表示。市政府將“為留守困境兒童提供寄宿制服務”列為2024年民生實事之一,并將托底范圍擴大覆蓋至少數留守兒童。

    4月11日,全市留守困境兒童寄宿制服務現場會在漣水召開。會上明確4點:一是把關愛留守困境兒童作為重點民生工作,立足改造閑置教育設施為寄宿學校,不“另起爐灶”;二是各縣、區選取1所基礎較好的公辦學校試點,為留守困境兒童提供安全規范的寄宿服務;三是財力保障,推廣漣水縣6倍于小學生生均經費的標準撥付財政補助,建立可持續投入機制;四是配備校車,每周按時接送孩子往返家庭與學校。

    山區盱眙縣投入380萬元,改造桂五鎮中心小學作為寄宿學校,挑選曾獲得“師德標兵”“優秀德育工作者”等榮譽的黨員老師組成志愿者隊伍,為首批入住的19名困境兒童提供“1+2=1”結對幫扶服務,即每名兒童配備一名“山爸”、一名“山媽”,組成1個愛心家庭。這一做法入選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今年年初,淮安市市長顧坤察看學生食堂,看到鐵皮餐桌便問,‘能否換成木餐桌,讓小孩子冬天暖和和地吃飯?’我們很快換上了木飯桌,鐵皮餐桌則留給教師用。”盱眙縣桂五鎮中心小學校長邱璐說。

    淮陰區投入200萬元,對棉花莊九年制學校校舍和運動場進行升級改造,為首批19名寄宿兒童營造舒適的家。不少孩子存在學習基礎差等情況,每晚6點到7點,任課老師便陪他們自習、輔導作業。“個別三年級學生還不會除法,老師耐心反復教,慢慢帶著趕進度。”該校校長張太恒介紹。

    漣水縣繼續探索師資適配制度管理。比如,規定寄宿學校教師編制可超過一般鎮中心小學5%以上,同時實行“一崗雙責”,即教師既教學又陪伴,這一做法又被推廣到淮安全市。

    補上家教這一課,把塑造健康人格、培養良好習慣作為首要任務

    在淮安市首批寄宿的448名兒童中,三分之一的孩子從小就沒有見過媽媽,一半以上隨祖輩生活,家庭教育缺失,長期處于“散養”狀態,其生活習慣、學習及待人接物能力不佳,守規矩意識不強。不少孩子沒有洗臉、刷牙、洗澡、穿內衣的習慣;有的孩子在課堂上隨意走動、嬉戲打鬧;就餐時,有的孩子直接將自己喜愛的菜肴端在手中獨自享用……這些行為,都要靠學習和生活老師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地督促糾正。

    女童身心健康始終是學校關心的重點。漣水縣紅日小學一名五年級女生首次來例假前腹痛且伴有腹瀉,情緒緊張、上課不專心。任課女老師發現后,把這名女生叫到辦公室,告訴她這是正常現象、不必擔心,平時要注意保暖,并拿出自己的衛生巾教她如何使用。校方由此舉一反三,把全校女生集中起來上生理衛生課,并免費提供衛生用品。

    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矯正,學校特別講究方式方法,紅日小學副校長給記者講了“一箱牛奶”的故事。一天,他巡查學生宿舍時聽到反映:有個孩子經常“偷”同學自備的牛奶喝。他當場糾正道:“這不是偷,只是隨便拿人東西而已。當然,這也不對。”學校食堂不是每天發牛奶嗎?這孩子為何還要拿別人的牛奶?這位副校長了解后才知道,這個孩子家庭經濟困難,住校前很少喝牛奶。于是,他提了一箱12盒牛奶交給孩子的班主任,說:“從今天起,你要想方設法發現這孩子身上哪怕芝麻大的優點,表揚他、再獎勵他一盒牛奶。”班主任照此辦法“獎”到第10盒牛奶時,同宿舍孩子說“牛奶再也不少了”。

    守牢“心理”和“安全”兩道底線,讓孩子孤獨的心里“長”出陽光

    多數寄宿兒童每周五下午由校車送回家、周日晚再接回學校,但也有少數孩子父母和親人都不在當地,只能每學期回家一趟。對于這些長期寄宿兒童,學校和老師則給予更多關愛。

    漣水縣時碼學校建立“學業+生活”雙掛鉤制度,組織校長、中層干部、班主任和黨員教師,推行“家庭式”照料。一個周末,三年級學生黃嘉睿小聲地對值班老師說:“我昨晚夢見吃蛋糕了。”值班老師意識到孩子想過生日了,便找到校長顏華,建議“每年給長住兒童過一次集體生日”,顏校長當場表態“過兩次”。于是,每年上下學期,學校為39名長住兒童過集體生日。戴上金燦燦的生日帽,點燃生日蠟燭,孩子們唱生日歌、大口吃生日蛋糕,老師錄下視頻發給孩子的家人。

    在紅日小學,也有兩名女童常年不回家,校方便給宿管阿姨每天補貼60塊錢,請她安排兩名孩子雙休日伙食。見兩個孩子在偌大的校園里太孤單,阿姨便將兩個孩子帶回家,和自己女兒同吃同住。學校要給她增加補助,她一個勁地擺手拒絕。

    3天的采訪中,記者遇到十幾名困境兒童,他們無不外表陽光、性格開朗。桂五鎮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孫凱,爸爸癱瘓在床,媽媽智力障礙,他跟隨外公外婆生活。他告訴記者,自己英語學得最好,“我長大想去很遠的地方,多看看這個世界!”記者心頭一熱,向這個還未曾走出盱眙縣城的孩子豎起大拇指。

    淮安市教育局局長陳俊祥給記者講了一則“語文27分”的故事。去年,他到漣水時碼學校檢查工作,只見一個女童沖過來,一把抱住時任校長徐瑞的胳膊大聲說道:“我語文小測試得了27分!”“真棒,有進步,我要獎勵你!”徐校長當即夸獎,孩子一蹦一跳地離開了。原來,女童父親身體不好、母親智力障礙,學習成績經常個位數,上課還調皮搗蛋。徐瑞接手重點幫扶,漸漸與她成為無話不談的“忘年交”。只要她有點滴進步,徐校長就表揚、發獎勵品。“不指望這些孩子成龍成鳳,只要他們有進步,我們就心滿意足了!”徐瑞動情地說。

    “對于有些困境兒童,我們不看分數,只看‘同比’,不退步就是進步!”淮陰區棉花莊九年制學校校長張鐵柱說,五(二)班3名困境兒童課堂練習測試成績開學時在班級墊底,如今已接近班級平均水平,老師們都很有成就感。

    “2025年,繼續將留守困境兒童寄宿制服務列為市政府民生實事,補短板、強服務、提質量。”顧坤說,要統籌推進教育均衡,不放松對所有留守困境兒童的整體關愛,把淮安建成一座更加有愛的城市。

    “加強學生心理健康關愛、加強教師和宿管人員安全等方面知識培訓,是今年工作重中之重。”淮安市副市長王向紅說,全市教育系統正在推廣“三提三知”一線工作法,即“提學生姓名、知家庭情況,提日常表現、知思想情況,提興趣交往、知身心健康”,特別是要做到“四防”,即防溺水、防性侵、防欺凌、防意外傷害,當好孩子生命安全“第一守護人”。今年,市財政又安排了100萬元特殊家庭家訪經費,強化家校協同育人。

    圍繞困境兒童心理健康,建立健全醫教協同機制。去年,市政府投資2100萬元新建3000平方米的淮安市心理健康促進中心,面向包括留守困境兒童在內的所有兒童,提供心理健康篩查、心理咨詢和治療、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等系列服務。

    “關愛不忘尊重。”淮安市教育局副局長趙慧說,鼓勵社會各界對留守困境兒童獻愛心,但反對讓受捐助的孩子上臺領獎、發表答謝詞、拍電視及曝光孩子基本信息等,時刻呵護孩子幼小的心靈。□ 本報記者 林培 見習記者 程海琴 通訊員 張新宇

    責編:秦春鳳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天堂mv在线免费看|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两个人看的视频高清在线www|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翁房中春意浓王易婉艳|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看|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激情欧美人xxxxx| 国产三级小视频| 麻豆久久婷婷综合五月国产 | 十八岁污网站在线观看| 葫芦里不卖药葫芦娃app|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xinjaguygurporn| 成人黄动漫画免费网站视频|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国产91热爆ts人妖在线| 青青草偷拍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不卡| 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五月天婷婷亚洲|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亚洲线视频观看| 2022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剧情| 在线观着免费观看国产黄|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 日日操天天操夜夜操| 亚洲一区第一页|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tv|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男生把女生桶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