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丁蔚文) 記者11月29日獲悉,省自然資源廳近日在連云港市開展生態恢復岸線認定工作,我省新增生態恢復岸線約1.3千米。
該認定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自然資源部南通海洋中心、南京師范大學等單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照《海岸線動態監測技術指南》現場踏勘作出。本次認定生態恢復岸線主要位于連云港市連云區、鹽城市射陽縣、鹽城市大豐區,認定區域通過開展圍海養殖魚塘退圍還濕、向陸側濕地營造、植被種植、互花米草清除和灘面清理等措施對岸線進行整治修復,提升海岸線及周邊海域生態功能。經現場調查與分析,周邊海域潮間帶發育完整,底棲生物種類豐富,具有鳥類棲息、覓食等生態功能,符合生態恢復的泥質岸線各項認定指標。
在完成認定程序后,新認定生態恢復岸線將納入江蘇省自然岸線動態管理數據庫進行動態管理,為推動落實“十四五”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工作要求,提升全省自然岸線保護管理水平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