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江蘇組織全省第十次防空警報統一試鳴。上午10點,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人們在防空警報中肅立默哀。 本報記者 萬程鵬 攝
□ 本報記者 陳月飛
今年是“九一八”事變爆發93周年。9月18日上午10時,江蘇省國動辦組織第十次防空警報統一試鳴,全省5560臺警報器一齊鳴響,各地同步開展防空襲應急疏散、應急救援等演習演練和宣傳教育活動,6500余名人防專業隊員、47萬名社會公眾和千余臺(套)裝設備參演。
“南京市準備完畢、無錫市準備完畢、徐州市準備完畢……”18日上午,全省13個設區市依次向省國動辦指揮中心報告準備情況。隨后,省國動辦指揮中心下達“全省防空警報統一試鳴”命令。10時至10時19分,全省5560臺警報器按照預先警報、空襲警報、解除警報的順序統一鳴放。繼去年首次利用城市應急廣播系統后,今年南京9000余臺應急廣播終端同步鳴響,實現了防空警報音響在遠郊涉農地區的延伸和覆蓋,做到警報覆蓋率100%。
上午10:00,聽到尖銳的預先警報鳴響,宿遷市宿豫區沁和園小區100余名居民迅速關好門窗,關閉電源和天然氣。10:08空襲警報鳴響,居民們在指揮人員引導下,迅速有序向防空地下室疏散掩蔽,醫護人員在地下室內為居民量血壓、宣傳急救知識。10:16解除警報響起,居民們在統一指揮下有序撤出防空地下室。宿豫區國動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區20多臺防空警報器參加了試鳴,警報鳴響率100%、音響覆蓋率100%,取得了圓滿成功。
在泰興,隨著指揮長一聲令下,全市34個防空警報同時拉響,一場防空疏散演練在洋思中學同步開始。在泰興市國動辦工作人員及各班班主任指揮下,初二年級1000多名學生按照預先規劃好的疏散路線,從教學樓內迅速撤離至指定區域,整個疏散過程僅耗時2分鐘。在疏散演練集結地,泰興市紅十字會專家現場傳授心肺復蘇急救技能,并進行手把手實操演示。培訓結束后,泰興市國動辦組織全體師生參加國防動員知識講座。同樣的演練和宣教活動也在南京市田家炳中學進行,約2000名中小學生及社區居民用時10分25秒就分別疏散到集結點,聽取人防教師、社區人防志愿者骨干的心理疏導和“九一八”事變歷史宣講。藍天救援隊員還進行了火災防護知識介紹和自救互救技能講解,現場演示在遭遇火情被困房間情況下逃生的正確方法等課目。
本次試鳴活動覆蓋全省13個設區市95個區縣。結合警報試鳴,全省同步組織人民防空工程平戰轉換、專業隊伍臨戰訓練、重要目標防護、人口疏散掩蔽、醫療救護、心理防護等課目。
當天上午,揚州全市共開設7個指揮部和6個機動指揮所,指揮300多臺警報器統一鳴響及各類防空防災演練和宣傳活動。在蘇北開發區中心醫院,新組建的人防工程平戰轉換專業隊開展醫院人防工程平戰轉換,分別進行關閉人防門扇,對預留孔洞進行封堵檢查;關閉密閉閥門、防爆地漏,調試通風、進水、發電機組、空調機組,開展工程整體氣密性、空氣質量監測等檢查工作。在江蘇華電揚州發電有限公司,“揚防—2024B”消除空襲后果演練同步展開,電力設備搶修、消防滅火、人員搜救等演練課目中運用“北斗+5G”、自主選頻短波電臺、喊話無人機、搜救犬救援等各種新技術新裝備,指揮協同機制得到進一步磨合,重要目標單位應急救援能力得到強化。
在盱眙,一場人防專業隊伍臨戰訓練演練在縣第一中學進行。此次訓練演練科目圍繞消除城市空襲后果展開,現場情況通過指揮車實時向省市人防指揮部上傳。本次試鳴活動,省國動辦設立指揮中心,結合防空警報管理應用場景對全省進行統一指揮,并以輪巡的形式查看各級國動辦警報實際鳴響率、管理人員到位率等情況,有效檢驗全省防空警報系統的可靠性和預警報知能力。
防空警報試鳴是江蘇省國動辦一項常態化的演練制度。省國動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警報試鳴組織嚴密,取得了預期效果。面對日益多變的形勢,省國動辦將進一步加快推進防空警報體系化建設,切實提高防空警報數字化能力,持續抓好人民防空各項工作落實,扎實推動國防動員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