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uykc"><menu id="6uykc"></menu></fieldset>
  • <abbr id="6uykc"></abbr>
    <strike id="6uykc"><input id="6uykc"></input></strike>
  •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圖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蘇省委宣傳部 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主辦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蘇文明網 > 要聞 > 正文
    江蘇3典型入選第九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
    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
    2024-03-08 07:59:00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本報記者 周 嫻  

    3月5日,中宣部命名第九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和崗位學雷鋒標兵,3個江蘇典型上榜。其中,國家電網江蘇電力(南京高淳)共產黨員服務隊被命名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無錫市梁溪區北大街街道南尖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周燕,宿遷市泗洪縣臨淮鎮勝利社區衛生室室長呂正紅被命名為崗位學雷鋒標兵。他們立足本職、建功崗位,大力弘揚雷鋒精神,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以大愛守護“萬家燈火”

    3月上旬,正是茶葉采摘的季節。位于南京市高淳區的淳青茶園里,碧綠的茶葉在電炒鍋里來回翻轉,整個加工間里都彌漫著沁人的幽香。

    這里沒有到處飄散的爐灰,也沒有因溫度問題倒掉的嫩茶。這要得益于國網南京市高淳區供電公司推進的“煤改電”工作。該公司黨員服務隊為茶農提供從用電咨詢、現場勘查到供電方案、用能方案設計等“一條龍”服務,為淳青茶園等園區打造茶旅全電氣化產業鏈。據統計,淳青茶園一年內茶葉加工良品率大大提升,用能成本節約30%。

    高淳區供電公司還對該區糧食加工企業烘干設備進行“煤改電”改造,建成全國首個糧食烘干全電氣化示范區,每年預計可減少煤炭用量2236噸,減少企業燃料成本61.6萬元。

    隨著生態旅游的火速發展,該供電公司推進的全電景區、全電民宿,也成為鄉村的致富密碼。走進高崗村“零碳”鄉村,茵茵小道兩側,光伏系統、智慧養殖、低碳民宿、全電廚房等一系列綠色能源應用場景讓人目不暇接。

    高淳區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隊員趙磊告訴記者,他們打造的鄉村電氣化示范項目,通過智慧能源監測管控平臺,對公共區域內光儲、空調、路燈等能源系統進行集中動態管理,實現能耗最低、經濟最優的能源利用目標。只需在電腦上一鍵點擊,就可遠程調節智慧路燈的明亮程度、公共建筑的室內溫度以及全電廚房的“火候”。

    10多年來,黨員服務隊不斷深化崗位學雷鋒,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服務隊的身影。

    20余年小船劃出“生命航道”

    3月6日早上6點多,天還沒亮,呂正紅已背著藥箱,上門為糖尿病患者王大爺測血糖,還不忘叮囑他按時服藥。

    過去的25年里,呂正紅劃著小船走遍臨淮鎮漁民住家船只和養殖塘口,累計接診36.3萬人次、出診1.65萬人次、水面行程4.64萬公里,用風雨兼程的韌勁,守護2000多位漁民的身體健康。

    今年46歲的呂正紅,出生在洪澤湖畔的一個小漁村里。許多漁民生病不愿意去醫院,往往是小病拖、大病扛。年幼的呂正紅萌發念頭,“我要是醫生該多好”。1999年,從醫學院護理專業畢業的她回到家鄉臨淮鎮,如愿以償成為二河村衛生室的一名村醫。不過,更多的時候呂正紅工作的地方是在船上。

    曾經的二河村是傳統漁業村,七成村民在船上從事養殖、捕撈工作,上岸極為不便。為幫助村民看病,呂正紅每天穿上白大褂,到漁船上給鄉親們看病,而這一劃,就是21年。

    為了漁民的健康,她每天在洪澤湖畔來回穿行。從漁船到養殖塘口,誰家老人有“三高”、誰家孕婦要生產、誰家孩子要打疫苗,呂正紅心里都有一本賬。

    在漁民心里,呂正紅不僅是醫務人員,更是暖心“親閨女”。一些老人日子過得拮據,呂正紅就將米面油鹽等生活用品扛上老人的船,推說自己家里吃不完。有些老人堅持要帶些水果給她,她一面收下,一面悄悄為老人付了醫藥費。

    如今,二河村漁民全部上岸,呂正紅也成為勝利社區的護師。生活環境變了,工作環境變了,但呂正紅沒變。

    勝利社區衛生室負責的片區內,有460余名高血壓患者、121名糖尿病患者需長期健康跟蹤。在呂正紅的手機備忘錄里,記著村里所有老人的姓名、年齡、電話、基礎疾病等信息,不用看記錄,她隨口就能報出老人的名字和住址。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呂正紅自己也是一位患者。2018年,她被確診患有惡性腫瘤,除了丈夫,她誰都沒告訴。做完手術后,醫生讓她好好休息,她卻不顧丈夫勸阻堅持返崗,一邊工作一邊跟病魔作斗爭。在呂正紅看來,患者的事無小事,自己的病沒啥大不了,力所能及去幫助別人,對她而言是最大的快樂。

    精細化治理解決居民“急難愁盼”

    周燕2010年底從部隊退伍,把“橄欖綠”換上“社區紅”。14年來,她始終懷著赤誠初心解決居民“急難愁盼”,“社區無小事”是她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南尖社區地處無錫中心城區,90%是老舊小區,人員復雜,平時走家串戶時,周燕習慣隨身攜帶一個本子,記錄居民們的“急難愁盼”,哪位老人獨居、哪棟樓急需更換電線,周燕都一一記錄,每解決一個問題,她會及時打勾“銷賬”。

    老舊小區停車難,周燕便化身“整治專家”,通過近半年摸排、20多次邀約協商、建立線上曝光臺等措施,解決了困擾社區10余年的“老大難”。

    老舊小區衛生死角多,周燕擔綱“設計師”,將堆滿生活和建筑垃圾的衛生死角納入改造范圍,打造街角口袋公園,使之成為居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社區“一老一小”最讓周燕惦念。為解決獨居老人缺少陪伴、生活不便的問題,她創新發起“老伙伴計劃”,動員黨員、志愿者、義工和高齡獨居老人結對幫扶。

    為了讓新市民子女融入城市,周燕扮演“大家長”,整合社會資源給孩子們辦起“家庭學校”、公益課堂,還組建“蒲公英兒童夢想劇場”,讓孩子們更有歸屬感。

    她推出“老兵1234”工作法,給退伍軍人組建一個溫暖的家;為外賣騎手打造集中休息區和專屬停車區,提供共享電瓶、愛心修車等暖心服務。她還為需要幫助的女性戶外工作者設立“巾幗衛生角”,提供姜茶、紅糖、暖寶寶以及衛生用品等。

    她還創新社區服務模式,面對年輕居民沒時間、老年居民爬樓難、企業商戶走不開的困境,開設“云上接待室”,整合醫院、法院、檢察院等部門人大代表資源,組織醫生、法官、律師等提供線上服務,目前“云上接待室”平臺幫助群眾解決30多個“急難愁盼”問題。

    社區工作千頭萬緒,但周燕始終認為“把群眾的每件小事都解決好,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責編:蔡陽艷
    上一篇
    下一篇
    聽新聞
    放大鏡
    點我回到頁面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字幕在线| 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男人的天堂av社区在线|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视频| 亚洲激情成人网|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精品66| 极品美女养成系统|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中国xxx69视频| 日本漫画工囗全彩内番漫画狂三|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男人j进入女人p狂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三上悠亚大战黑人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做a全过程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 国产午夜爽爽窝窝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 男人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掩免费| 国产高清av在线播放|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一|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的免费网站| 一进一出抽搐呻吟|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色图第三页| 别揉我胸啊嗯上课呢的作文| 美女尿口免费影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