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長星看望慰問院士專家
關心關愛人才 用心用情服務
為江蘇現代化建設凝聚更多智慧力量
新華報業·新江蘇訊 1月31日,省委書記信長星在南京看望慰問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原校長呂建,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原校長蓋鈞鎰,中國作協副主席、省作協主席畢飛宇,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蘇兩院院士和專家學者致以新春祝福。
呂建院士長期從事軟件方法學研究,學術造詣深厚。信長星來到南京大學看望呂院士,關切地詢問科研、教學等情況,并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話題探討交流。呂建介紹了行業發展趨勢和最新研究成果,建議江蘇既要用好高校院所的科研資源,還要支持行業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在需求牽引中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培育新質生產力。信長星對此深表贊同,他說,江蘇制造業基礎厚實、科教人才眾多、應用場景豐富,有條件在人工智能產業上樹立高峰、贏得優勢。希望呂院士帶領團隊瞄準前沿,不斷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新突破,讓人工智能賦能各行各業,助力江蘇深化產業科技創新。
88歲的蓋鈞鎰是大豆遺傳育種學家、數量遺傳學家,如今依然奮戰在教學科研一線,學生們親切地稱他“大豆院士”。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信長星參觀實驗室,了解種質資源收集保存、新品種選育等情況,與蓋院士促膝交談?;貞浧鹜旰颓髮W的時光,蓋鈞鎰深有感觸地說,當年生活在帝國主義的鐵蹄下,親歷中華民族的苦難歲月,老師教我們唱《義勇軍進行曲》,愛國報國的種子從小就在心中扎下了根。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在前輩們的言傳身教下,把國家需要放在首位,一直潛心研究大豆育種和種植技術。信長星說,這次來之前就學習了您的事跡,剛才聽了一番講述,更是深為感動、深受教育。您始終保持深厚的家國情懷,擇一事、終一生,既是科學家的楷模,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希望您保重身體、健康長壽,培養更多青年才俊,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在省作協,信長星與畢飛宇深入交流,并一一翻閱省作協主辦的《鐘山》《雨花》《揚子江詩刊》《揚子江文學評論》等雜志,了解歷年來江蘇作家的創作成就。畢飛宇介紹,江蘇擁有一支由老中青構成、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文學創作隊伍,省作協主辦的雜志不僅類別比較全,而且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走上文學之路。信長星提到許多名家篇目,他說,江蘇許多作家的作品我都閱讀過,“文學蘇軍”負有盛名。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優秀的作品必然是思想內容和藝術表達的有機統一。希望畢飛宇繼續發揮好頭雁作用,也希望省作協廣泛團結凝聚文藝工作者,堅守人民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經典之作、傳世之作。
看望慰問中,信長星強調,走在前、做示范,人才是戰略性支撐。要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院士、專家聯系服務工作,著力打造海納百川、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讓各類人才在江蘇順心工作、安心發展、舒心生活,共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儲永宏,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談哲敏參加看望活動。
記者 黃偉/文 吳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