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全省各地黨員干部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淮安市新安小學五(8)中隊少先隊員回信精神的熱潮,紛紛表示將以此為強大動力,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認真研究教育規律和青少年發展規律,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培養好社會主義接班人。
精心謀劃,
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連日來,全省各地通過召開會議、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落實省委部署。
“六一”兒童節這天,南京市舉辦少先隊“紅領巾心向黨·百年黨史我來講”主題隊會。南京市紅領巾講解員朱皓文、瑯瑯丫丫尋訪小隊分別講述了雨花英烈李耘生和南京長江大橋的故事;浦口區行知小學組織特別的班會課,邀請新安小學93屆學生、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黨委副書記周安宣講新安旅行團的故事……南京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張生說,各學校將陸續開展主題學習活動,精心組織紅色研學,在青少年中掀起以英雄模范人物為榜樣、“學黨史、聽黨話、跟黨走”學習熱潮。
“我們要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無錫市少先隊總輔導員孫庭標說。為教育引導全市少年兒童“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無錫團市委、市少工委深入開展“紅領巾心向黨”活動,啟動“我是紅領巾講解員——錫城‘紅色故事’萬名少年說”,組織“紅領巾巡講團”深入學校開展黨史宣講,推動校園深入開展“誦讀學傳”活動。
鎮江市教育局局長劉元良介紹,該市教育系統聚焦“紅色課堂”“紅色活動”“紅色文化”“紅色少年”,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校內校外、線上線下聯動,加強以黨帶團、以團帶隊,黨團隊互促共進,突出課程、活動、文化和實踐“四維育人”,開展“1+2+4+N”黨史學習教育一體化建設精品項目、“百師講黨課”黨史宣講校校行、“童心向黨”青少年征文大賽等14個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重點項目,點燃青少年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心。
“六一”兒童節,泰州醫藥高新區寺巷中心小學開展“獻禮建黨100周年”主題隊日活動。“習近平總書記給新安小學的少先隊員們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少年兒童成長的深情關懷。”泰州市委書記史立軍說,希望全市廣大少年兒童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好好學習,腳踏實地,增長本領,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少年,努力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對學生的品格塑造具有無可比擬的作用。”徐州市賈汪區教育局副局長李志丹說,為進一步厚植青少年愛黨、愛國情懷,全區各中小學近期多次組織學生觀看紅色電影,追憶那一段段崢嶸歲月,領悟共產黨人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下一步將引導各中小學開展‘學百年黨史、尋百名先鋒’活動,讓少年兒童感受到一代代共產黨人的寶貴品質、家國情懷。”
創新方式,
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我省紅色資源豐富,各地紛紛表示,要用好身邊的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更好地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淮安市淮陰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體育局局長李偉偉說,一字一句讀完總書記的回信,自己心中再次激蕩起《新安旅行團團歌》的優美旋律,那句歌詞“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詮釋的就是教育真諦。他認為,教育應體現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過程,“我們將把黨史學習教育和紅色文化融會貫通,培育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
“常州三杰”之一瞿秋白的母校——常州市覓渡橋小學校長吳毅介紹,該校把思政課堂搬到“秋白讀書處”,向孩子們講述瞿秋白小時候“脫衣贈貧”的故事,還開發相關校本課程,開辟“秋白長廊”專題學習網。圍繞新生入學后“第一節班隊課、第一次隊旗下宣誓、第一次社會實踐”,以學習秋白為主題系統化設計活動課程。
6月1日,宿遷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通知,開展“大手牽小手、一起跟黨走”青少年紅色基因傳承專項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匯聚發展力量,為開局‘十四五’、開啟新征程提供堅強保障。”沭陽縣委書記、縣長彭偉說,沭陽正落實爭當對黨忠誠、跨越趕超、改革創新、民生改善、擔當實干“五個排頭兵”最新要求,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讓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們專門成立了青少年宣講分團,用生動活潑的形式,讓黨的光輝歷程、革命精神、優良傳統直抵青少年心靈。”連云港市委黨史工辦主任、黨史學習教育市委宣講團團長徐勤飛介紹,該市打造8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組織開展“尋愛國印記 親子走讀紅色路”教育實踐、“信仰之旅”小學生夏令營等活動,帶動全市15萬戶家庭學習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研究規律,
守護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全省各地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研究教育規律和青少年發展規律,努力改善青少年成長環境、讓每個孩子在各個學習階段都能接受良好教育,源源不斷地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總書記的回信,讓我們堅定了通過教育改革為青少年成長賦能的決心。”華東師范大學蘇州灣實驗小學校長周雪紅說,該校自2018年建校就著手建設的智慧教育評價系統前不久剛完成升級,設立了德智體美勞等7個維度、16個子平臺、100多項評價指標,對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等進行全方位、長期性的大數據跟蹤和信息采集,形成“數字畫像”,關注每個學生成長動態,真正發掘學生潛質、激發學習興趣、指導學習方法,讓大規模因材施教成為可能。
“六一”兒童節當天,揚州首場“百年英烈”紅色故事宣講活動在儀征實驗小學東區校舉行。該市開展開學儀式、升國旗儀式、成長儀式、青春儀式、成人儀式、畢業儀式等系列儀式教育,讓學生受到震撼、獲得體驗、升華情感、凈化心靈,留下恒久的成長記憶。針對青少年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該市多采用講故事、說童謠、看視頻以及尋訪研學等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述黨的重大事件、英雄光輝事跡等,幫助青少年從小樹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志向。
“我們將育人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秉持生本理念,遵循教育規律,優化育人環境,尊重個性特征,讓孩子在高中階段也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鹽城市大岡中學校長董紅干說。該校提出“潤德以誠”,設立無人值守的誠信實踐基地,由學生自選商品、自算價格、自主刷卡。該模式實現了誠信教育的情景化與自主化,多年來基地不僅沒有丟失物品,賬面還略有盈余,學生誠信意識得到極大提升。
6月1日,“童心向黨”——第十屆“童聲里的中國”少兒歌謠創作大賽優秀作品分享會在南通市通州區舉行,孩子們共同唱響《新安旅行團團歌》,引發觀眾強烈共鳴。“童聲里的中國”創研基地副主任邱永康說,起源于通州的“童聲里的中國”歷經10多年打造,已成為江蘇“童”字系列美育活動品牌,“我們將堅持以打造精品為重心、以多彩活動為載體,立足江蘇面向全國,更好發揮藝術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讓更多洋溢童心童趣、凝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童謠飛入孩子們心靈深處。”
本報記者 董鑫 整理
(董翔 徐超 卞小燕 蔡志明 唐穎 張濤 錢飛 朱文軍 程長春 盛崢 房雅雯 王安琪 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