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端午,艷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吃粽子,劃龍舟,娃娃樂得蹦又跳。”今年的6月25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江蘇省張家港市,豐富多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走進尋常百姓家,讓廣大群眾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傳統民俗活動踐文明
賽龍舟與吃粽子作為端午節的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6月20日,張家港市經開區(楊舍鎮)蘆莊社區開展了“粽葉飄香迎端午 幸福和諧鄰里情”包粽子比賽。一早,社區志愿者就提前將泡好的糯米、紅棗、紅豆、粽葉等包粽子食材擺滿了桌,30余位阿姨們個個情緒高漲、信心滿滿。
熱火朝天包粽子。
比賽一開始,阿姨們用巧手將粽葉折成漏斗狀,用勺子裝進適量糯米,然后放進餡料,裹上扎繩,不一會兒功夫,一個個三角形、牛角形、長條形等各式各樣的漂亮粽子就呈現到了大家眼前。現場,劉阿姨桌前堆了滿滿一堆粽子,她笑著說:“聽說這些粽子是送給社區特殊家庭的愛心粽,我們包得都特別起勁!感謝社區給我們這個機會,讓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為社會獻一份愛。”
其樂融融“賽”龍舟。
6月14日,張家港市經開區(楊舍鎮)萬紅社區開展以“傳承端午文化 龍舟DIY”為主題的活動。現場,社區志愿者為叔叔阿姨們簡單介紹了龍舟的由來和制作的步驟后,他們便迫不及待地制作起來,在制作過程中,大家相互協助配合,遇到的困難在相互幫助下一步步解決,不一會兒一塊塊材料就拼接成了一艘艘龍舟。大家看著親手制作的龍舟,相互展示,愉快的分享著成功的喜悅。
多姿多彩活動受歡迎
除了包粽子,龍舟DIY這類傳統民俗活動,張家港市還開展了其他創意端午主題活動。驅蚊香囊DIY、制作五彩糯米蛋、親子閱讀會、游園會等一系列多彩活動,讓張家港市的老百姓玩得不亦樂乎。
6月20日,張家港市錦豐鎮洪福村天福社區開展了“萬水千山·幸福香囊”手工制作慶端午活動,一個香囊好不好,除了看外表,最重要的還是“肚里的料”,因此,社區脂硯齋精心準備了艾草、樟腦、丁香、薄荷等對人體有益的中藥材,同時也準備了玫瑰花、薰衣草等芳香花材供阿姨們選擇。
做驅蚊香囊。
年輕時做過裁縫的陸阿姨,針線技藝相當了得,她也充當起了臨時老師,給其他人傳授一些小技巧。現場,陳阿姨拿著手里的兩個香囊說:“回家讓老伴兒也戴一個!”
制作五彩糯米蛋。
6月20日,張家港市經開區(楊舍鎮)江帆社區市民學校組織開展了“棕情江帆 樂享端午”活動,活動一開始,孩子們將生咸鴨蛋頂端開出一個小口,倒出蛋清,隨后將拌好的糯米、五花肉、香腸等食材塞進去。做好后,上鍋蒸熟,美味的五彩糯米蛋就完美出爐了!
為家人佩戴五彩手繩,祈福安康。
除了做五彩糯米蛋,端午節還有拴五色絲線的節俗,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還有襟頭點綴之風。6月20日,張家港市錦豐鎮鼎盛村開展“濃情端午 傳承非遺”活動,現場,現場,一位老人說:“以前都是自己做了給家里的孩子戴,現在戴的人少了,會編的,就更少了。”最后,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大家編織了各種各樣的手繩,并為家人們佩戴上。
張家港市以“端午節”為契機開展了上百個主題活動,既傳承傳統文化內涵,又符合社區實際的特色活動來吸引轄區百姓積極參與,更好的挖掘、傳承和創新端午節的蘊含的意義,讓老百姓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加深老百姓之間的感情,共樹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