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省文明辦每月組織開展“江蘇好人”推選活動,推動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凡人善舉不斷涌現。讓我們走近這些“身邊好人”,感受“愛”的溫暖,領略“敬”的神圣、沐浴“誠”的陽光,汲取“善”的養分!
助人為樂(7人)
用童話故事傳遞正能量的閱讀推廣人
周彩虹,女,1976年10月生,蘇州市相城區北橋水蘇子童話工作室負責人。周彩虹熱衷于兒童文學創作和閱讀推廣。2015年,她先后牽頭成立墨香善存讀書會和水蘇子童話工作室,推出“水蘇子童話工作室閱讀推廣”服務項目,每年暑假組織開展閱讀課堂數十次,至今已走遍蘇州城鄉各地60多所學校,開展閱讀輔導志愿服務活動8000余人次。
自費投入30余萬元開展群眾文藝活動的非遺傳承人
潘龍珠,女,1964年12月生,常州市金壇區體育舞蹈協會會長。1994年,愛好體育舞蹈健身的潘龍珠開始嘗試在當地建立群眾文藝隊伍。在丈夫和女兒的支持下,她先后自費投入30多萬元,租賃場地、購置道具和樂器、組織活動等,文藝隊由1支5名隊員,發展為26支2000多名隊員,已無償為群眾提供舞蹈演出600余場次。她還熱心非遺傳承項目發展,培養指前魚燈舞蹈非遺傳承人10多名。
22年無償獻血60多次的“獻血達人”
楊小強,男,1970年8月生,揚州市廣陵區曲江街道居民。從2000年至今,楊小強堅持參加無償獻血60多次,其中獻全血12次,獻成分血56個治療量,總獻血量累計47900毫升,相當于一個成人自身血量的10倍,連續四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還加入了中華骨髓庫。2020年起,他組建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隊伍,利用業余時間下社區、走企業宣傳 21次,被大家親切稱為熱心公益的“獻血達人”。
十年為社區居民義務理發8000余人次的退休老人
儲中勤,男,1947年10月生,泰州市海陵區城北街道工人社區居民,“泰有愛”小屋理發師。儲中勤退休后,用理發手藝服務居民的想法得到了社區支持,社區幫助他一起打造了“泰有愛”小屋,為60歲以上老人和殘疾人免費提供理發服務。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他主動提供上門服務、隨叫隨到,10年來已累計提供義務剪發服務8000余人次。
先后三次馳車趕往醫院救人的“熊貓血”駕駛員
張順風,男,1971年6月生,南通市海門飛鶴公交車駕駛員。2009年,張順風第一次無償獻血時被醫生告知,他的血型是罕見的AB型RH陰性血。從此,他便感覺有了份責任,除長期堅持無償獻血外,還先后三次在接到醫院緊急求援后馳車前往,救患者于危難關頭。他還把駕駛的108路公交車打造為海門首臺無償獻血公益宣傳車。
10年來先后資助4名西藏困難學子的志愿者
施瀅,女,1976年2月生,中共黨員,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辦公室主任。從2013年開始,施瀅先后資助4名在南通讀高中的西藏困難學子,其中有3名已經考入理想大學。她還帶動身邊人獻愛心,發動56名愛心人士結對資助四川阿壩州小金縣困難學子,先后郵寄物資202箱。
個人志愿服務時長超過800小時的企業員工
朱偉平,男,1969年4月生,中國電信鎮江分公司客戶服務部工單處理員。從2008年開始,朱偉平在工作之余投身志愿服務活動。他先后加入多個公益組織,積極參與愛心捐書、愛心扶貧等活動,幫助大別山地區建成6所希望小學圖書室,還長期結對幫扶空巢老人,個人志愿服務時長800余小時。
見義勇為(6人)
志愿服務路上救助車禍傷者的企業職工
董國良,男,1989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鐵三局集團華東建設有限公司員工。2022年9月19日下午,下晚班只休息了5個多小時的董國良,在趕去參加社區核酸檢測志愿服務的路上,看到一名傷者因遭遇車禍躺倒在地,便立即沖進人群。他曾考取紅十字救護員證,在觀察傷者情況后,對傷者持續進行了8分鐘的心肺體外按壓復蘇,直到傷者恢復明顯意識。
路遇外賣小哥暈倒立即停車施救的“白衣天使”
嚴春香,女,1976年3月生,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科教科科長。2022年4月10日中午12點半左右,室外氣溫達到30度,一名外賣小哥在騎車過程中突然暈倒。嚴春香開車經過看到后,立即停車查看情況。憑借17年的護理經驗,她熟練檢查其呼吸、心跳、呼吸道通暢情況,并采取清理口腔分泌物、脫衣、喂水等一系列急救措施,外賣小哥逐漸蘇醒。
火海勇救一家四口的建筑工人
石增光,男,1990年12月生,中建科工南通紅星路停車庫項目組土建技術員。2022年9月20日清晨5點40分,正在工地準備參加晨會的石增光忽然看到遠處一棟居民樓里冒出滾滾濃煙,他一邊呼喚工友幫忙一邊拿上滅火器奔向事發地點。趕到后發現火勢兇猛,一家四口被困屋中。他翻墻進入院子,用滅火器打碎窗戶,與工友們一起將四人救了出來。
跳入深湖挽救落水兒童生命的善良小伙
陳曉冬,男,1994年1月生,濱海縣濱淮鎮雙建村村民。2022年5月7日下午2點,正在釣魚的陳曉冬聽到有人呼救,立即扔掉魚竿跑到事發地點,幾名孩子哭著指著湖面說同伴落水,而此時湖上已沒有孩子蹤影。他立即跳入湖中,數次下潛后找到落水孩子并將其救上岸。上岸后,他發現孩子呼吸微弱,又為孩子做心肺復蘇,約五六分鐘后,孩子終于恢復呼吸。
路遇落水青年停車施救的公交車駕駛員
尹雪峰,男,1970年11月生,淮安公交二分公司駕駛員。2022年4月23日下午1點多,尹雪峰正帶著新進駕駛員進行實習運營。當車輛行至開發區干渠橋時,他發現橋上幾名市民正朝著公交車招手呼喊,便讓實習駕駛員將車靠邊停下查看情況,原來一名男子落水、情況危急。他立即跑到河邊,一頭扎進冰冷河中,用盡力氣將落水青年拽至岸邊。
及時發現火情救出被困老人的好鄰居
翁建勝,男,1970年5月生,中共黨員,徐州市泉山區翟山街道管道社區居民。2022年9月2日晚上,正在小區散步的翁建勝看到2樓一戶人家廚房里有火苗躥起,疾步趕到2樓敲門提醒,開門的老公公全不知情,而在廚房忙碌的老太太被濃煙包圍癱坐在地。翁建勝和鄰居一起將老太太轉移到安全地方,又接水將火撲滅。
敬業奉獻(5人)
34年照顧教導孤殘兒童600多名的好媽媽
蔣曉文,女,1968年11月生,中共黨員,無錫市兒童福利院工會主席。從1988年進入無錫市兒童福利院工作開始,蔣曉文成為了一群特殊兒童的“家長”,她漸漸將根扎在了那里。1990年,福利院開辦聾兒語訓班,她自己編制教材教具,每次教孩子發聲都要教上幾百遍,先后幫助幾十名聽障兒童開口說話。35年來,經過她照料的孤殘兒童已有600多名。
駐島17載守護2000群眾安全的“萬能民警”
朱修永,男,1973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泗洪縣公安局半城派出所副所長。從警17年來,朱修永作為社區民警,一直駐扎在洪澤湖中唯一自然島嶼——泗洪縣半城鎮穆墩島上。汛期里,他帶隊巡護巡堤,帶頭扛沙袋加固湖堤,守護2000多名群眾安全;平日里,辦理戶籍低保、維修電路漁船,他總是隨叫隨到,當地群眾親切喊他“萬能老朱”。
23年堅守護學路的暖心教師
王篤智,男,1974年1月生,中共黨員,連云港市柘汪中學教導處主任。1999年,王篤智任教的馬站中學(后改名為柘汪二中)屬于一所偏遠農村中學,所在鄉鎮路面沒有硬化、照明設施不全。他便每天在走讀生晚自習放學后,騎著摩托車護送孩子們回家。從1人到1個車隊,23年來,無論風霜雨雪,他一直堅守在護學路上。
筑牢口岸檢疫防線的海關“老兵”
葉珣,男,1986年1月生,中共黨員,南京海關衛生檢疫處檢疫管理科科長。作為一名從事衛生檢疫工作14年的“老兵”,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他嚴格組織口岸入境衛生檢疫措施,制發防控方案、操作指南、預案等130 余份,研發“南京海關口岸衛生檢疫控制系統”,獲央視新聞專題報道。他還先后妥善處置10余起聚集性國際航行船舶船員新冠肺炎核酸陽性事件,嚴守國門安全。
三次深入抗疫一線捍衛國門安全的鋼鐵硬漢
王軍,男,1983年6月生,中共黨員,南京海關所屬蘇州工業園區海關一級主辦。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王軍先后三次主動請纓參加海關疫情防控專班工作,每次都憑借頑強毅力出色完成任務。在日常工作崗位上,他全心全意服務企業和群眾,為企業解決各類難題60余個,推動10項海關便利化改革項目落地實施。
孝老愛親(4人)
照顧孤寡殘疾姐姐27年的好弟弟
周鳴興,男,1960年2月生,中共黨員,無錫市惠山區前洲街道柘塘浜社區居民。周鳴興姐姐8歲時因病致殘,其丈夫和女兒先后因病去世。為更好照顧孤寡姐姐,在征得妻子同意后,周鳴興于1995年將姐姐接到家中一起生活,還拿出積蓄、盡己所能幫助姐姐清還債務。2011年,父親去世后,他又把獨居的母親接到家中一同照顧。
用愛鼓勵意外失明丈夫、喚醒植物人兒媳的最美農婦
陳躍蘭,女,1957年9月生,響水縣黃圩鎮黃南居委會居民。1992年,陳躍蘭的丈夫突發眼疾后導致雙目失明。陳躍蘭一邊通過撿拾垃圾、做豆腐、種地、養豬賺錢還債、補貼家用,一邊鼓勵丈夫重拾生活信心。1995年,丈夫在當地殘聯幫助下開辦盲人按摩中心,家里日子逐漸好轉。2018年,兒媳因為車禍成為植物人,經過她500多個日夜的悉心護理,奇跡般蘇醒。
靠獨自經營飯館扛起多難家庭的堅強女性
張小麗,女,1980年3月生,宿遷市宿豫區下相街道興隆社區居民。2004年,張小麗的丈夫被診斷患有癲癇,需要長期服藥控制,之后幾年,公公和婆婆又先后被確診為胰腺癌和乳腺癌。面對接二連三的打擊,張小麗沒有畏懼,用瘦弱肩膀挑起了全家重擔。她用打工學來的手藝獨自撐起一個小飯館,照顧著家里的三個病人和正在上學的孩子。
悉心照顧植物人老伴20載的好妻子
程慶香,女,1952年3月生,灌云縣伊山鎮王圩村村民。2003年,程慶香的丈夫突發腦溢血后偏癱,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來病情逐漸嚴重成為植物人。20年來,程慶香每天為其喂飯、擦身、翻身、上藥,從沒睡過一個整覺,體重從120多斤瘦到90斤。雖然老伴沒有反應,但她每天都會跟他說話、聊天,希望有一天老伴還能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