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夏季的宿遷夜晚開啟了新一番的熱鬧。精彩的歌舞表演盡顯城市靈動之美,街頭KTV、非遺市集讓人流連忘返。夜色之下,無論是精彩的夜間景觀,還是夜幕下濃濃的文化氣息,都為宿遷的夜晚增添了新活力。即日起,宿遷晚報推出“‘文化’點亮宿遷‘夜色’”系列報道,一起感受“夜宿遷”的魅力。
夜晚,宿遷的大街小巷、公園廣場,在各種燈光的映襯下,流光溢彩、明亮絢麗,在這美麗的夜景中,有人賞景,有人揮灑汗水,也有人觀看文藝表演……7月29日晚,記者走訪市區(qū)幾處迷人的夜景打卡地,記錄美麗有內(nèi)涵的夜景以及人們豐富的夜生活,感受“夜宿遷”的超city。
公園夜景美不勝收
夏日傍晚,市區(qū)雪楓公園成為人們散步遛彎的好去處。微風從河邊吹來,點點燈光閃爍,兩岸的夜景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與萬家燈火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
記者在公園西側的小徑上看到,這里道路兩旁安裝了射燈,在它們的照射下,地面上一會呈現(xiàn)出火紅的楓葉,一會呈現(xiàn)出碧綠的銀杏葉、藍色的鯨魚……這些圖案不斷變換,以豐富的色彩以及動態(tài)美點綴著公園。行走其中,能感受到如夢如幻的美妙。
跟著爸爸媽媽來逛公園的小朋友一一被一排排射燈映射出的圖案所吸引,她伸出自己的小腳和地面上的圖案互動,跟著炫彩的燈光蹦蹦跳跳、翩翩起舞。
這樣的景觀不僅吸引著小朋友,還引起了成年人的注意。市民丁先生說:“公園亮化是越來越好了,一排排射燈投射出花花草草圖案,給公園道路增添了亮麗的色彩,也多了很多趣味。”
公園亮化提檔升級,點點燈光宛如璀璨星河,點亮了人們的夜間生活。“在家里空調(diào)房間待久了不舒服,來公園吹吹自然風,看看美麗的夜景,不失為一種享受。”陪伴母親在這里散步的市民陳女士說,與公園外的車水馬龍、城市喧囂相比,公園里寧靜的氣息讓人倍感愜意。
古黃河畔夜色靜靜“流淌”
夜幕籠罩,河水的絲絲涼意“漂”到岸邊與橋上。記者在市區(qū)古黃河畔看到,遠處居民樓的家家燈火倒映在水中,微微蕩漾;近處,人來人往,打落在行人身上的燈光很溫柔,像是發(fā)光的螢火蟲。
河邊有不少極具氛圍感的小店,有的被花朵圍繞,暖黃色的燈光照在店內(nèi)的木質(zhì)家具上,像是一個童話小屋;有的店鋪用椰子樹與日落燈搭建了小小的“篝火晚會”,仿佛能讓人置身海邊的小島……一處又一處富有創(chuàng)意的燈景,為夜晚散步到這里的人們增添了不少趣味和溫馨。
在河對岸,燈光則變得更加明亮鮮艷,那里有一個小小的兒童樂園。旋轉木馬、海盜船、碰碰車,都裝飾上了五顏六色的彩燈,不僅裝點了夜色,還更方便孩子們玩耍。“閃亮的旋轉木馬,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帶妹妹過來放松的市民車女士說。
河邊夜色配合著浪漫而不失煙火氣的燈光,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新鮮感。“與其躺在家里看電視,不如出來走走,放松自己,感受一下夜晚的美好。”和家人一起散步的張先生提到這處夜景很是贊賞。他說,自己晚上沒事的時候,經(jīng)常來這里走走,總是會遇到有趣的人,有趣的事,讓他期待這里的燈光下一次亮起。
花樣“夜運動”綻放城市活力
在美麗的夜景中,許多人的運動熱情被點燃,大家揮灑著汗水,掀起一場全民參與的健身熱潮。
在蘇宿工業(yè)園區(qū)體育健身公園內(nèi),充滿活力的運動氣息迎面而來,在這里鍛煉的人真不少。人們在劃船器等運動器械上揮汗如雨,享受著運動帶來的別樣樂趣,旁邊的兒童游樂設施也吸引了不少人玩耍,這里也成了此時公園內(nèi)人氣最高的地方。家住康輝蘇州壹號的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夏天的夜晚氣溫比較舒適,空氣也比較清新,吃完晚飯后出來轉轉,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讓他放松心情,釋放一天的工作壓力。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廣場舞愛好者翩翩起舞,她們整齊的動作、自信的笑容,讓這支由不同年齡段組成的隊伍成了夏夜中一道風景線。
記者在旁邊的步道上看到,健步走和慢跑的人絡繹不絕。他們或獨自一人或三五成群,還有專業(yè)的健步走隊伍穿插其中,他們身著運動裝,邁著矯健的步伐在動感的音樂中揮灑汗水。
一旁的籃球場上,年輕人盡情揮灑著汗水,激烈的對抗和精彩的進球引得觀眾陣陣喝彩。足球場此刻已變成孩子們放肆奔跑的樂園,一個個足球小將盡情展現(xiàn)著自己的天賦。在羽毛球場,市民們不停揮舞著手中的球拍,你來我往,享受著競技帶來的快樂。
“夜宿遷”越來越有文藝范兒
燈光亮起來,音樂響起來,在宿城區(qū)文體中心,呈現(xiàn)出另一番煙火景象,這便是宿城區(qū)2024年“文明實踐不打烊樂享鐘吾盛夏夜”群眾性主題活動。
近日,該活動的首場演出在開場舞《唱支山歌給黨聽》中拉開序幕。美妙的音樂、動人的表演,伴著星光點點,讓市民感受煙火氣里的文化味兒。記者了解到,宿城區(qū)“文明實踐不打烊樂享鐘吾盛夏夜”系列活動將持續(xù)15天,切實讓文明實踐的“豐厚碩果”惠及千家萬戶。
記者了解到,在宿城區(qū),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遍地開花。宿城區(qū)雙莊街道鹽路社區(qū)“家門口青年夜校”公益課堂邀請專業(yè)的授課老師,開設書法、瑜伽、樂器、視頻剪輯等課程,在年輕人中廣受好評。在宿城區(qū)屠園鎮(zhèn)古河村文化長廊上,文明實踐志愿者用小喇叭給群眾播放《博物館里的黨史故事》《雷鋒故事》等電子有聲書,便捷化的“小喇叭”打開群眾閱讀新方式。蔡集鎮(zhèn)樊灣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鄰里共觀紅色電影,‘映’亮鄉(xiāng)村夜生活”公益觀影活動,成為百姓夏夜納涼好去處。
一場文藝匯演、一段八段錦健身、一場露天電影、一局棋牌游戲……連日來,宿遷市積極對接群眾需求,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城鄉(xiāng)同頻共振,打造“夜服務”“夜分享”“夜體驗”等文明實踐新場景,唱響新時代文明實踐“越‘夜’越精彩”。(記者 周妮 王艷珅實習生 周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