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青少年感受非遺文化魅力,6月30日,鎮江市京口區象山街道陳家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江蘇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材料學院、八叉巷小學,開展了非遺傳承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助力轄區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現場,大學生志愿者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孩子們講解了漆扇的起源、發展、分類、特點,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陳家門社區“鄰家孃孃”志愿者和孩子們分別挑選了自己喜歡的顏色,擠進清水中,彩漆漂在水面上。隨后,大家將一把把白色的扇面以垂直或旋轉狀壓置在水中,花紋便會隨著水流在扇面上蔓延出獨特的圖案。待漆散開,水晾干,一把把獨一無二的漆扇就制作完成了,讓大家切身感受到了一次色彩流動的美學。
活動中,大學生志愿者們還講解了扎染工藝,展示扎染的流程步驟。接著,鄰家孃孃、孩子們在老師和志愿者的指導下,將方巾浸濕、折疊、纏繞、捆扎放入染液中,等待10分鐘后,大家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方巾解開。一塊塊各具民族特色的方巾,在富有想象力的孃孃和孩子們手中制作完成,大家臉上均漾起了笑容。
下一步,陳家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堅持黨建引領,開展形式多樣的“七彩的夏日”文明實踐活動,拓展研學空間,引導孩子們在實踐中開闊視野、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