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東關街道舉行“福滿東關 情暖夕陽”2024年廣陵區“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活動,10位百歲老壽星,身著唐裝,揮舞五星紅旗,坐著三輪車逛古街,喜看古城新變化,這是東關街道連續8年開展“千歲逛古街”重陽敬老活動,無數市民游客爭相與壽星合影,追問長壽秘訣,感知古城幸福。
“壽星”變“明星”的獨特風景
上午9點,一輪紅日映照古運河畔的東關古渡,10位百歲壽星在東關古渡廣場集結,來自社會各界的市民向10位老壽星集體拜壽,相關部門負責人為老人們送上“長壽紅包”“千歲宴禮盒”,小朋友們獻上鮮花,人們爭相向老壽星問好、拍照合影。青春攙扶白發,朝陽擁抱夕陽,定格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東關古城生活百年,第一次享受明星待遇。”“新晉”百歲壽星陳嘉謨樂得合不攏嘴,伴隨著廣場《歌唱祖國》的背景音樂,他揮舞手中的小紅旗,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這位老人原來在揚州印染廠工作,作為供銷科負責人,青壯年時走南闖北去過很多地方,近年來腿腳不便,很少出門,受邀參加“千歲逛古街”活動,老人連連感嘆,東關古街變得越來越漂亮,外地游客越來越多,街頭滿是笑臉,這樣的日子真是紅紅火火。
百歲壽星逛古城,滿滿的儀式感。坐在三輪車上,壽星們不停地朝人群揮手致意,圍觀群眾爭相向老壽星送上祝福,老人們興奮地說:“我們趕上了好時代,過上了好日子,感謝共產黨、感謝政府。”
揭秘古城出“壽星”的長壽基因
“千歲逛古街”重陽敬老活動,東關街道連續舉辦了8年,成為揚州古城重陽節的“重頭戲”,每年的壽星代表都有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敬老情。東關街道地處老城區,60周歲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40%以上,人口老齡化程度非常高,目前有百歲以上老人21位,其中今年新增4位百歲老人。
“古城”緣何出“壽星”成為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101歲的陳蕙芳老人連續三年參加“千歲逛古街”活動,她說,揚州是個福地,生活在古城是福氣。“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陳蕙芳的女兒表示,揚州的生活環境好了,市民的休閑方式多了,城市社區各種敬老孝老設施不斷完善,讓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成為可能,益壽延年已是大勢所趨。
據了解,近年來,東關街道以頤養社區建設為抓手,著力打造“福滿東關、情暖夕陽”為老服務品牌,多舉措提升為老服務水平,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關懷,探索社區嵌入式養老,先后建成8個頤養社區。提檔升級瓊花觀中央廚房,涵蓋健康宣傳、日間照料、銀發課堂等功能配置,根據老年人飲食習慣跟口味,定期調整菜單,牢牢守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同時通過給芍藥巷等老小區加裝電梯,切實解決“懸空老人”上下樓難題;個園社區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新建300平方米養老用房,主要用于老年人助餐及文體活動。
解鎖“養老”到“享老”的幸福密碼
古城老人多,東關街道傾力把照顧老人的“難點”變成孝老的“亮點”。當天活動現場,多家社區曬出敬老孝老的新舉措:社區“暖心食堂”,暖心更貼心;醫養融合,打造家門口的“康復中心”……
為解決老人就餐難題,東關街道在個園社區建成古城東關暖心食堂,自今年4月份運營以來,累計服務老年居民就餐8712人次,對70周歲及以上的低保邊緣家庭、重點優撫對象等特殊困難老年居民,給予2元/餐/人的減免,將助餐配餐服務與獨居、空巢等特殊老年人群體的探訪、關愛、精神慰藉等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相結合,打造古城幸福好滋味。
為提升老年居民的健康管理水平和康復服務質量,東關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成立“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東關康復醫療中心”,把康復照料服務搬到老年“家門口”,打造“康有所醫,復有所靠”的老年康復醫療品牌。
從“養老”到“享老”,每個社區都通過各類“微項目”為老人無微不至的服務,一批為老項目獲得老年居民認可稱贊,進一步提升了社區為老服務水平和質量。
通訊員 夏蓉 李正俊
記 者 胡儉 劉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