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竹萱 記者 張旭) 熱鍋、刷油、加料、翻轉……鐵板鍋里,一顆顆丸子逐漸變得金黃。不一會兒,一鍋香氣撲鼻的章魚小丸子制作完成。只見老板熟練地將六個丸子裝進紙盒中,抹上醬料,撒上肉松、木魚花,再遞到客人手中,全程都沒說一句話。
仔細一看,攤位前的一塊提示牌上寫著:“您好,我聽不到您的聲音,但是我很樂意為您服務!”
攤主名叫許嚴,今年40歲,其在5歲時因用藥不當導致雙耳失聰、口不能言。這個夏天,位于揚州市邗江區竹西街道的中國大運河原點公園里辦起夜市,吸引眾多市民前來休閑。許嚴的“無聲攤位”就擺在這兒。
26歲那年,許嚴進入揚州特殊教育學校,教授電子商務信息技術課程。“我與妻子是高中、大學同學,大學畢業后結婚,很快生下一對龍鳳胎,一雙兒女耳聰目明。”許嚴通過手機打字告訴記者,孩子出生后生活的擔子重了,為了增加收入,他開始在空閑時間擺攤。
“我只需要保證食材新鮮、制作衛生,別的不擔心。”許嚴表示,決定擺攤后,最大的擔憂是怕因為無法與人語言交流而產生誤會,于是便事先制作了提示牌。“如果有人對食物不滿意,打字告訴我,我就會退錢。不過至今沒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夜幕下的公園有了絲絲涼風,市民游客絡繹不絕。今年夏天生意比較忙,許嚴的母親也跟著一起出攤,給兒子“打下手”。
盡管許嚴無法像其他攤主那樣與顧客進行言語交流,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做生意。反而因為身處“無聲世界”,不受外界打擾,許嚴制作章魚小丸子時特別認真。
這兩年,許嚴在許多地方擺過攤。“之前在網上看到過有關中國大運河原點公園的新聞,知道這是一處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方,在這里擺攤,與在其他地方擺攤的感受不太一樣。”許嚴表示,這些天他每天會擺攤到晚上10點左右,“在老婆找到工作前,我需要加倍努力。”
許嚴的攤位總有顧客前來光顧,其中不乏回頭客。
大運河原點公園夜市負責人告訴記者,得知許嚴是殘疾人,起初想給予他一定照顧,但都被他拒絕了。“我并不比別人少胳膊少腿,不需要特殊照顧,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掙錢。”許嚴在手機上敲下這行字。
熱氣氤氳中,他繼續低頭烹制,每個步驟都十分認真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