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室外寒風刺骨,室內煦暖如春。運河鎮孫埝村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內圍坐了一圈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拉家常。
“現在,村里辦紅白喜事不提倡鋪張,大家的壓力都小了。”
“明年我讓孩子別出門打工了,就在鎮上中小企業園里的企業找個活干干,能多陪陪我們老兩口,還能好好教育孩子。”……
該村黨總支書記俞強生拿著筆記本,與村民圍坐在一起,聽老少爺們聊當下生活和群眾期盼,不時向村民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勤儉節約的文明新風尚,輕松愉悅間,將移風易俗觀念傳播給村民。
這是運河鎮開展“移風易俗小講堂”活動的一個場景。每個月,該鎮各村居(社區)的小廣場、田間地頭、會議室等地,都有類似的“小講堂”開講,以拉家常的形式,向群眾講解當前的好政策,倡導文明生活新風尚。
為培樹文明鄉風,該鎮動員各村居(社區)組建以黨員干部、百姓名嘴等為主體的移風易俗志愿宣講隊伍,發揮他們人熟、事熟、地理熟的優勢,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小講堂”活動,以一塊空地、一份宣講資料、幾張板凳、一群鄉鄰的簡單形式開展宣講,變固定講臺為流動講堂,潛移默化間培育文明鄉風。
“運河鎮各村居(社區)把村(居)民參與移風易俗宣傳活動情況作為‘文明家庭’等的評選標準之一,通過‘小講堂’廣泛宣傳,引導青年農民樹立‘不要車、不要房、自己家業自己創’的新型婚戀觀。”該鎮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為培育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該鎮設立“黨員村規民約示范崗”“村規民約監督崗”等崗位,帶動和引導鎮村黨員干部帶頭參與、執行、宣傳移風易俗,落實村規民約;同時加大對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婦”等先進典型的表彰力度,邀請先進人物當宣講員,在“移風易俗小講堂”上講述自己的故事,用身邊模范引領群眾向好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