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市攻堅辦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扎實有效推進噪聲和異味污染治理工作,噪聲和異味問題線索同比分別下降24.9%和23.3%。
高位推動措施實。淮安市召開會議專題部署“兩治一提升”專項行動,市攻堅辦制定“兩治一提升”兩年行動落實方案,對八大類重點任務再細化、再分解,逐項明確責任單位。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矛盾比較突出的高音喇叭擾民問題,市攻堅辦組織相關部門召開工作推進會,對噪音擾民問題集中區域開展夜間重點時段聯合檢查、現場會辦,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鬧心事”,成效顯著。今年以來,高音喇叭擾民問題線索同比下降42%。
源頭管控技防強。圍繞工地施工噪聲問題,編制《淮安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揚塵和噪聲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目前已完成第一輪意見征求并修改完善,預計年底前正式發布;推進建筑工地設置噪聲自動監測系統,今年以來累計投入噪聲污染防治費用239.4萬元,在226個工地安裝了噪聲監測儀。加快推進主城區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系統建設,目前已完成自動監測站點選址和實施方案編制;每季度對全市45個功能區噪聲測點、每年對647個區域環境噪聲點位和193個交通噪聲測點開展監測,為保障群眾寧靜生活提供監測數據支持。
分類治理成效顯。以淮鋼大橋、靜園路大橋等“網紅”景點,翔宇大道、淮海東路等主干道路為重點區域,持續開展“飆車炸街”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累計查處“飆車炸街”違法行為2150起,予以治安管理處罰3起。抓住老舊小區改造等契機,逐步提高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持續開展農村露天垃圾池拆除和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清理工作,今年以來,共清除非正規垃圾堆放點968處,清理積存垃圾1.8萬噸,拆除露天垃圾池1428個。持續對全市餐飲店開展夜查,重點檢查油煙凈化器有沒有、用不用、洗不洗、達不達標等問題,交辦整改餐飲油煙問題555起;開展露天燒烤專項整治,強化夜間巡查和整治力度,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組織開展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排查整治提升行動,重點檢查糞污處理設施設備、臭味治理等情況,目前已排查問題127個、整改完成125個,并完成1237家養殖場(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計劃備案工作。
■通 訊 員 陸麗平
融媒體記者 吳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