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了三代人,剛工作時教過一代學生,后來教過他們的兒女,現在教的是他們的孫兒、孫女……”初見卜永慶老師,滿臉笑容,精神抖擻,歲月并沒有在他臉上留下過多的痕跡。轉眼他已在教育行業耕耘了45年。據了解,他目前是我市教齡最長的老師,并且仍奮戰在教學一線……
在第40個教師節來臨之前,記者采訪了卜永慶老師。
“1980年9月份,我就開始工作了。也是一種巧合,當時高中畢業之后,學校找我,問我想不想當老師,我說這是我夢寐以求的,我就去了。實際上當老師沒有那么容易,但是慢慢地,我喜歡上了這個職業……”卜老師說。
一腔熱血
從教45年,其中前14年在中學任教。當時他年輕,精力充沛,可以說是個工作狂。憑著一腔熱血和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很受學生的歡迎。
那時的他,是班主任,又帶畢業班,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幾乎每個課間都在班級,與學生打成一片。學生喜歡與他交朋友,把心中高興的事或在學習上遇到的困惑,都與他交流。在他的感召下,全班學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集體榮譽感很強,年年被評為優秀班集體,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默默奉獻
他說,最苦的時候,就是剛參加工作時。那時,學校條件極差,所有備課教案都是手寫的,學生作業、練習題,都得老師用鋼板刻出來,再用油墨機一張一張印出來,特別辛苦。但為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一個教師叫苦叫累,都在默默奉獻。
白天忙了一天,晚上全體教師還要回校辦公,刻印講義、備課,準備第二天的上課資料。
身正為范
1999年他被選調進城,環境變了,面對的群體也變了,但是一絲不茍的教學風格,對學生、對家長負責的莊嚴承諾絲毫沒變。因為老師的言行會深深地影響著學生。他平時對自己嚴加要求,大到衣著、性格、習慣,小到語言、動作、板書,盡力讓正能量圍繞著學生。
2000年,他到青口鎮文化路小學擔任高年級教學,有個班他從四年級一直帶到六年級,這個班學生整體素質很好。班長劉聰很優秀,各科成績名列前茅,善于朗誦與主持,每天早讀課,安排得井井有條。畢業前夕,劉聰跟他說:“老師,將來我也要成為你,當一名好老師。”那一瞬間,他被感動了。劉聰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博士畢業后,在浙江大學任教,年年假期都回來看望他。
用心堅持
當他融入贛榆實驗小學這個大家庭之后,這所學校那種不用揚鞭自奮蹄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他。老師愛崗敬業,多才多藝,工作精益求精。
八年前他與蘇清老師配班,帶了一個班,從三年級帶到六年級,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個班的學生也特別優秀,家長與老師配合也很默契。不僅班級成績優秀,而且各項競賽成績也很出色。到了初中后,好幾個學生在贛榆實驗中學成績排在全年級前幾名,去年又有好幾個考進了江蘇省贛榆高級中學,看到學生一天天成長,也給老師帶來無比的喜悅。這就是老師教書育人魅力之所在,也是維系他45年教學生涯的無形動力。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育需耐心細致,不能急于求成,潛移默化,堅持不懈方是王道,卜永慶老師提醒青年教師。(記者 涂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