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啟東市在餐飲行業和機關、學校食堂積極開展“光盤行動”。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節約糧食文明用餐漸成當下文明新風尚,“光盤行動”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8月11日下午5點40分,啟東中學食堂內飯菜香氣四溢,工作人員早已準備好鮮香可口的晚餐。隨著下課鈴聲響起,學生們三五成群來到窗口排隊打飯,間隔有序地落座在貼有“光盤行動”小貼士的餐桌前。“倒下的是殘羹剩飯,流走的是辛苦汗水”“剩下的是飯菜,流走的是血汗”……珍惜糧食的小提示,抬手舉箸間即可瞥見。
”我們一般都會選擇食堂的套餐,飯量比較適中。有時候特別餓,覺得沒吃飽,就去添飯,也不需要另外加錢”,高三(11)班學生朱科宇告訴記者,為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學校食堂根據男、女生食量的不同特別搭配了5、6種套餐,每種3到4個菜,外加一份湯,米飯以適量為主,可自行加飯。
啟東中學一直倡導文明用餐,多次以主題班會等形式,號召學生積極響應“光盤行動”。記者在餐盤回收處看到,大部分學生飯后的餐盤都比較干凈,回收處倒掉的基本上是一些辣椒、骨頭和殘留的菜湯。“現在餐余垃圾也明顯少了很多,盛放當天午餐和晚餐餐余垃圾的泔水桶,過去一般需要5個,現在只要2個。”啟東中學膳管科科長沈衛東告訴記者。
晚上7點,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啟東市區七仙女漁港餐廳迎來就餐高峰。“你好,你們已經點了9個菜,按照我們餐廳菜品的分量,差不多夠吃了。你們可以先用餐,如果不夠的話再加。”包廂內,服務員主動提醒顧客適量點菜,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為響應“光盤行動”,這家餐廳在服務細節上作了提升。從餐桌到墻面,都設置了醒目的“節約糧食”提示牌。為滿足不同顧客差異化的用餐需求,一些熱門菜品特別設置了大、中、小三種不同規格,也可以拼盤點菜。點餐時服務員會主動提醒顧客吃多少點多少,結賬時如有剩菜,服務員也會提醒并幫助客人打包。這種“拒絕浪費,厲行節約”的服務方式,讓餐廳收獲了不少點贊,還讓餐廳迎來了一些回頭客。
“經營餐飲,不浪費其實也是在節約成本。比如備菜,我們完全可以根據預定用餐的人數來采購食材,這樣買回來的食材就不會因為用不完而浪費了”,七仙女餐廳老板徐健海說。(通訊員 周凡 韓銀平記者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