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蔡思祥 龔嚴巍 通訊員 于百濤)時值多彩夏日,8月5日,豐縣中陽里街道組織開展了“傳承非遺技藝——捏面人”活動。
在中陽里街道向陽南社區,孩子們見到了期盼已久的“面人”作品。豐縣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代表、面塑非遺傳承人惠明生,給孩子們演示了面塑的制作過程。面團經過捏、搓、揉、掀,塑刀靈巧地在上面點、切、刻、劃,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讓孩子們零距離接觸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面塑,俗稱捏面人,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傳統工藝,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面塑作品題材廣泛,人物形象以歷史小說、神話故事、成語典故、古裝戲劇中的傳奇人物為主,也有現代廣為流行的卡通形象,個體人物居多,亦有三五人以上的組合體,此外還可捏制動物、花卉、果品、蔬菜及生產生活用品等。
惠明生在制作傳統面人的同時,大膽嘗試,率先將捏面人引進到課堂。近年來更是為徐州地區多所幼兒園義務送課100多次,為弘揚傳統文化、促進少兒面塑教學作出了貢獻。在研究少兒面塑技法的基礎上,他歸納總結教學內容,認真整理教學體系,出版了《少兒面塑技法詳解》。該教材被評為全國優秀鄉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