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下旬,徐州市城管局發布消息:徐州市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實現全覆蓋,為進一步創建“無廢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去年12月起,該局起草實施《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從生活垃圾管理的規劃與建設、源頭減量、分類投放等方面進行了規范,保證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長效性。
走深向實重宣傳
夯實群眾民意基礎
近日,徐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二大隊黨員志愿者畢耀,站到了徐州市科技中學的講臺上。她利用色彩鮮明、圖文并茂的PPT,為數百名學生帶來一堂生動有趣的生活垃圾分類課。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首先要提升群眾的知曉度、參與度,自去年10月起,徐州市城管局開展垃圾分類“六進”活動,在市區掀起了“垃圾分類”熱潮。
同時,徐州垃圾分類宣傳方式也異彩紛呈。鼓樓區城管局局長朱青介紹,其依托城管執法隊員、網格員和社區黨員“紅管家”,開展入戶宣傳,為小區業主發放垃圾分類專用垃圾桶、垃圾袋等小禮物,有效地激發起居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叭珔^啟動十佳‘無廢家庭’創建活動,專門將生活垃圾分類作為創建主要內容,入戶宣傳知曉率達到90%以上?!?/p>
此外,徐州還將生活垃圾分類作為“無廢家庭”“無廢機關”“無廢學校”“無廢社區”等“無廢細胞”創建主要內容,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依法治理重效果
形成長效管理機制
“根據《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我們擬對你作出罰款100元的行政處罰!”去年12月1日,《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首日,某小區居民張某某收到了云龍區大龍湖旅游度假區管理辦公室綜合執法大隊開出的垃圾分類罰單。
該執法大隊大隊長曹健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對所轄的47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開展巡查執法,并組建宣傳督導小分隊,全面普及垃圾分類基礎知識、政策法規。
據了解,《條例》首次明確了違反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的處罰辦法。同時,也充分考慮當地實際,寬嚴相濟實施監管,最大限度形成長效管理?!稐l例》規定,個人應當受到罰款處罰的,經教育、勸誡后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并自愿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的,可以不予處罰;實行信用管理制度。
截至目前,徐州市已出臺《徐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徐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徐州市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運營監管辦法》等法規規章,涵蓋生活垃圾全品類、全流程處置與利用的地方性法規規章體系已基本建立。
精細服務重創新
提升群眾獲得感
近日,在泉山區湖濱街道濱湖花園小廣場上,居民將廢紙、空瓶等垃圾按種類投放到“智能垃圾分類收集屋”里,再用手機掃描專屬二維碼,所投放垃圾便自動稱重并顯示了積分。
“居民只要注冊‘泉分類’小程序,就會產生專屬二維碼,在智能垃圾分類收集屋、移動式智能垃圾稱重平臺上按要求投放垃圾,便會自動稱重積分,兌換禮品?!比絽^城管局副局長楊愛民介紹,垃圾分類可視、可感、可量化,居民參與積極性大大提高。
牢樹“百姓城管”理念,徐州市城管局不斷提升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為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徐州建立了“車載桶裝、換桶直運”的廚余垃圾收運系統,增配家庭廚余垃圾駁運車輛60臺、專用收運車21臺,32個家庭廚余垃圾駁運點已投入使用,實現每日2次收運。徐州還通過在原有餐廚廢棄物處理廠基礎上進行工藝升級改造、增加生產線的方式,實現廚余垃圾、餐廚廢棄物和農貿市場有機易腐垃圾一體化協同處理,基本滿足了當前市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需求。
截至目前,徐州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城市餐廚廢棄物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達到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實現了生活垃圾治理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 本報記者 李剛
通訊員 方順鴻 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