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舉辦喜宴搭建臨時喜事棚,對其他人的日常生活有影響怎么辦?”日前,太倉雙鳳鎮慶豐村社會公德評議團圍繞這個問題商量了起來。成員們發揮自身影響力,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轉發《移風易俗倡議書》、主題海報等,大力弘揚“良好家風”“文明新風”等,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近年來,慶豐村以鄉村振興為主線,創新“五鼓豐登”黨建品牌,建設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匯聚文明之力,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
依托金倉湖現代農業示范片區建設,慶豐村打造“稻田理想”農文旅綜合體,設置傳統農具展示長廊、稻作文化研學基地、農耕體驗區等場所,深度發掘農耕文化內涵。融入太倉金倉田園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研學線路,常態化開展“活力豐收季放肆‘趣’野”稻田運動會、“一粒種子的神奇之旅”、“手作花糕”等稻作文化活動。
在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宣傳新時代村規民約等方面,慶豐村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帶頭人示范引領作用。組建以90后、00后為主的“青穗先豐”志愿隊,打造“新農人精英培育項目”,開展農業生產、農耕文化講學等服務。把活動陣地下沉至田間地頭、農家院落等,推動“綠藤宣講”“板凳夜話”等系列活動。
目前,慶豐村已實現村域16個特色康居點全覆蓋,打造“奶奶家菜園子”10個,完成南吳涇特色康居示范區建設,獲得江蘇省首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稱號。慶豐村建好初心小院、稻田理想園等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搭建“群眾身邊的實踐圈”,構筑“家門口的精神家園”。同時,完善“家庭積分管理制度”,推進美麗庭院建設,開展移風易俗等志愿活動,讓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記者 周哲 劉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