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城市在月色和燈光的照映下輝煌而迷人,居民們漫步在馬路上享受夏日的微風輕拂。紅山街道紅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豐富居民夜生活為目標,緊扣居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積極探索文明實踐“夜模式”,推動文明實踐活起來、熱起來、亮起來。
聚焦“夜需求” 豐富教學“新活力”
白天上班,晚上“學藝”,抽空上“夜校”已逐漸成為當下流行的學習模式。紅山社區響應“高雅藝術進社區”和“全民健身”浪潮,開設鋼琴、瑜伽、閱讀等課程。鋼琴是深受居民喜愛的樂器,每當夜晚降臨,社區的鋼琴房里傳來一陣陣悠揚的琴聲,十指叩擊琴鍵敲擊出動人的旋律,舒緩了每一個焦躁的內心。在鋼琴房的隔壁,明亮柔和的燈光伴隨著溫暖舒緩的音樂,“社區夜校”瑜伽課準時開課。開放舒適的環境打破了傳統教室的拘謹,十多位居民一字排開,調整氣息、放松肌肉、舒展腰身,跟著老師指令盡情享受瑜伽帶來的“慢節奏”。社區和鳳凰書城協作開設的“卜卜樂”閱讀課更為前來參加夜校的居民提供臨時看護兒童的空間,參加課程的家長將孩子交給老師,由老師帶領孩子們開展形式有趣的閱讀,培養閱讀的好習慣。
文化“凝真情” 解鎖隊伍“新力量”
紅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夜模式”為“小切口”,著力做實社區互助和隊伍建設“大文章”。通過開設手工制作課程,共同制作手工制品“艾草錘”“絨花”等,鍛煉了居民的動手能力,加深了居民對社區的喜愛感和滿足感。此外,社區還借助藍天救援隊力量開展家庭醫療和緊急救助類的培訓。每周四晚上來自藍天救援隊的志愿者,為居民開展有關心肺復蘇、除顫儀使用、應急包扎等知識的教學,邀請他們動手實踐,積極學習有關急救的具體細節,并安排考核,通過的居民將成為社區鄰里緊急救護志愿者隊伍的一分子。
精彩“文藝匯” 共享多彩“夜生活”
文藝演出總能吸引居民的目光,夜晚的社區廣場是文化展演的會場,是居民歡聚玩樂的空間。在夏日微風的吹拂下,“納涼觀影,手作怡情”紅山社區夏夜公益市集在廣場拉開帷幕。在動感的音樂下,社區舞蹈隊在廣場上翩翩起舞,帶動了全場的氣氛;“詩歌朗誦+古詩對答”節目,通過發放小禮品的形式拉動居民廣泛參與;歡樂套圈、幸運轉盤、非遺手工等游戲項目最吸引孩子的目光,每一個攤位前都站滿了人;爆米花、西瓜等美食讓居民盡享“夜來香”;隨著幕布的架起、光影閃爍,大家紛紛聚攏而來,圍坐在一起看電影、嘮家常,享受夏夜的愜意,露天電影復古的形式不僅重溫了兒時的記憶,還感受到了鄰里間的溫暖與和諧。
點亮群眾幸福“夜”,打造美好生活新場景。紅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持續探索更多貼近居民需求、富有創意的“夜模式”活動,將服務精準高效送到群眾日常生活中,讓居民群眾能夠暢享夜間幸福時光。同時,將進一步深化聯動轄區內優質資源,以居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即時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課程質量、調整服務內容,將公共文化服務和居民當下的精神需求達成“同頻共振”,讓幸福感縈繞在紅山人心中。(龍虎網 通訊員 于可 王瀚宇 記者 韋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