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南京亮出成績單。記者從南京市發展改革委獲悉,2024年以來,南京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各自牽頭承辦的重點民生項目,推動兒童友好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用心用情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兒童友好”正成為南京最具溫度的城市名片之一。
2024年,南京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市婦聯持續加強中小學生視力監測,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5—9年級學生開展脊柱健康篩查,分類別進行干預;創建50所兒童友好學校,新增26家普惠托育機構,建設55個市級兒童友好社區。
團市委開展40期兒童公益研學活動,開辦205個愛心暑托班,建設101間夢想小屋。
南京市婦聯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線上推送45期包含親子溝通、安全教育、家長素養等科學家教指導內容的空中課堂,線下開展35次家教指導巡講。
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市教育局開展豐富多彩的生態文明教育主題活動304場,深耕環境教育品牌,主題實踐精彩紛呈,讓兒童觸手可及生態環境的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聯合印發《城市兒童友好空間建設可復制經驗清單(第一批)》,我市江寧區竹蜻蜓兒童友好街區典型先進經驗被向全國推廣。
兒童友好是衡量一個城市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市發改委社會發展處處長殷京生介紹,自2023年進入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范圍以來,南京先行先試,注重從“1米高度”視角制定實施社會政策、健全完善公共服務,積極描繪可感可及的幸福實景圖。
據介紹,為不斷滿足“一米視角”新需求,我市創新打造全市養育照護服務網絡,率先構建課后服務“15分鐘教育圈”,命名秦淮區夫子廟街道小西湖社區等110家南京市兒童友好社區;為持續傾聽“一米視角”新想法,我市開展極美南京“小小民生觀察員”社會實踐活動,征集建議案2435份,推動優秀建議案納入各級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幫助兒童建議落地實現。(記者 周容璇 通訊員 寧發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