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軍人張勇:30年,他用雙手筑起一座“精神高地”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有點價值。這輩子我就想把這事干成。”快30年過去,退役軍人張勇投入所有家當,帶著妻子,把一片荒山建成民間國防園,一年接待游客40萬人次。“我百年之后,國防園交給國家。”在一次員工大會上,張勇說出心聲,臺下頓時鴉雀無聲,繼而掌聲雷鳴。
南京張勇:一個退役士兵的國防情懷
“一心二用”的老總:想起日軍留下的塹壕和碉堡,心就飛到山上去了。 1995年,南京大金山實業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 這次清算解散,沒有留下“后遺癥”。 為了青少年觀眾能夠看到實體裝備,他屢次與軍區裝備部門協調展覽用的退役裝備……。 “當兵那會兒,他就被戰友們稱為‘鐵人’,一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的士兵。 永葆本色的士兵:十多年來自籌上千萬元建園,兩度拒絕億元“買園人”。 據統計,迄今為止,大金山國防園免費接待中小學生、幼兒園小朋友和各界人士逾百萬人次,榮獲國家級青少年戶外活動基地、省級全民國防教育基地等稱號。 “我是一個退役士兵,大金山國防園70%的男員工都是退役士兵。
南京退役士兵自費創建全國首家民辦公益性國防園
10多年過去了,依山而建的國防園已然成熟。3500平方米廣場上,高聳著譚震林同志的銅像;400多平方米展館內,設有“人民軍隊成長壯大史”“溧水人民革命斗爭史跡”“人防和民防”展廳,圖片和實物展品豐富;山間,“排布”著一部每天旋轉不停的“空軍雷達”、多門防空高炮、數輛二戰主戰坦克,還有退役的殲6戰機……猶如一座軍營。
大金山雷鋒文化館館長張勇:弘揚雷鋒精神是建館初衷
南京大金山雷鋒文化館位于溧水區東屏鎮大金山國防園內,于2016年9月開始籌建,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在雷鋒館門口,設置了一座高3.2米的金色雷鋒全身塑像,象征著雷鋒短暫而偉大的一生。南京大金山文化館館長張勇表示,弘揚雷鋒精神、強化青少年對雷鋒精神的理解正是建館初衷。